20230531 - MacBook-3.jpg

2020 年,采用苹果 M1 芯片的iPad Pro,带着「你的下一台电脑,何必是电脑」的口号来到市场。至此,iPad 可算有了可以和电脑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性能。除此之外,在 2023 年 5 月,专业软件 Final Cut Pro 和 Logic Pro 甚至已经能够在 iPad 上运行,让影视创作者和音乐创作者,都能随时随地进行创作。骤眼一看,iPad Pro 已经从最开始的大屏移动设备,转为了一款能够在某些特定场景,提供足够性能和功能的「电脑」设备。

截屏2023-05-31 00.30.16.png

伴随着 iPad Pro 性能和功能的完善,另外一种带有强烈怀念的呢喃,也常在互联网中出现:

我们想要 12 英寸的MacBook

这种求而不得的期望,对数码用户来说可以说是「日常」。作为一个「行动派」,我决定停止这种呢喃,真正去入手一台 12 英寸的 MacBook。

经过接近 3 个月的体验,我认为这种关于「下一台电脑」的到底是 12 英寸的 MacBook,还是 iPad争论,真的不仅仅只是「性能」的问题。或者我们换个角度想,12 英寸的 MacBook,可能才是我们想要的那台「iPad」。

20230531 - MacBook.jpg

补位设备

购买这台 2017 款12 英寸MacBook前,我一直使用的是 2018 款 MacBook Pro。直到今年 M2 芯片的 Mac mini 推出后, 我手上的MacBook Pro终于正式退役。本想Mac mini搭配着 iPad mini 6,实现全场景的苹果设备衔接。但有一次去工厂的路上,我需要在车上使用 iPad mini 处理飞书上的一个表格任务。在手忙脚乱中,我终于彻底意识到 iPad 在办公上存在的极限,哪怕是轻办公,它也存在着无法触及的多任务边界。

要如何打破这个边界呢?是换上更大的 iPad Pro?还是再购置一台 MacBook?

在消费任何一个产品之前,我更习惯是理清自己的需求,弄明白现在设备的局限在哪里,然后再进行设备的选择。

那么现在 Mac mini 和 iPad mini 的局限在哪里?

https://images.unsplash.com/photo-1630574302746-f0069b368caf?ixlib=rb-4.0.3&q=85&fm=jpg&crop=entropy&cs=srgb

通过 iCloud,两个设备上所有的工作都可以通过云服务进行同步,但 Mac mini 和 iPad mini 是四象限的两个极端。Mac mini 它有着电脑的操作逻辑和认知习惯,它能很好地解决多任务需求,与此同时还有出色的的性能表现,但它只适合在固定场景进行使用,那就是电脑桌前。

而 iPad mini 于我来说,则是任何需要移动设备时候,所必不可少的一环。足够轻巧,相比手机更大的屏幕,一根手写笔,你可以在任何位置、任何时间进行记录,更高效地传递想法,毕竟说不清楚,咱们画个小图总行了吧?但面对多任务时,我们依然无法解决当前多软件来回切换作业的糟心体验,而且想要它提供和桌面设备的操作习惯和体验,更是一种奢望。

在不同的需求面向设备都使用过之后,我需要找到一个更接近需求原点的设备。它有可以满足轻办公的性能,同时也有着轻便携带,不会感到累赘的便携特性。

20230531 - MacBook-2.jpg

看到文章标题的时候,你已经知道我会选择 12 英寸的 MacBook,但我还是想要把如何找出这个「原点设备」的过程,和大家分享一下。